成立14个年头的MAX在今年三月搬到了徐汇滨江的新家,更大的面积,全员移动办公,社区化的沟通设计,亮点不少。文章开始前,我们先欣赏一波。
搬家后,公司名称也从「MAX Communication」化繁为简成「MAX」。名字虽然越来越短,但企业业务和发展是越来越广。全新升级后的MAX由Digital(数字营销)、Experience(线下体验营销)、SmartData(数据技术营销)三大业务体系组成,丢弃后缀也是丢掉一些局限。
近日,今日广告邀约MAX创始人&CEO张旻,聊聊MAX这些年的变化以及数字与营销相结合的成果。
——
做一家有血有肉的公司
MAX是一家注重人性化、个性化的公司。扎根广告圈十多年的MAX深谙传统办公室的种种限制,所以为了解决曾经亲历过的各类弊端,公司的新办公室专为广告人们量身打造了全新的office环境,让员工能在多元、包容的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在繁忙的工作中获得些许慰藉和幸福感。
创始人张旻为我们介绍,办公楼坐落在徐汇滨江的好地段,江景、楼景、日落景想拍就拍,公司的三面大露台是最出片的地方,也是忙碌的广告人们缓解疲劳、开阔思维的好去处。
明亮的色彩运用,通透的采光设计。新场所内部极具特色,从整体空间规划到每个细节配置,重装上线的MAX新办公室不只打破固有模式,还根据广告人的真实需求进行焕新升级,满足了年轻人对于办公室新颜场的无限期待。全套办公设施也摒弃传统的大厂供应商而是精挑细选了更具个性化、设计感的品牌。
打破传统办公格局,实现办公自由。MAX给每位员工更多跨部门面对面交流沟通的机会,支持大家选择和掌控自己的办公体验,找到自己觉得最棒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方式,便能最高质量地完成工作。
鼓励做自己,破除沟通壁垒。具有松弛感的环境,让年轻、多元的员工们在保持自我性格的同时,也变得更易沟通、互相理解。另外,公司通过丰富的活动和贴心的人文关怀为员工们营造一个具有归属感的环境,让MAX不再只是一个工作的地方,而是年轻人共同生活和成长的大本营。
——
精准洞察痛点,助力品牌年轻化
这些年,MAX帮助不少传统客户从品牌定位、策略定制、深度参与执行,全方位助力品牌的年轻化。
以顾家家居来说,大众对他的印象是常在火车站、机场等户外大屏为主,面向传统渠道。近年来顾家家居在品牌理念上有了颠覆性的变化,品牌希望能够被更多的年轻人能看到,拥抱新的未来。服务顾家家居两年多,MAX通过一系列的定制化活动,不断让品牌靠近年轻群体,告诉年轻人自己懂他们的生活。
MAX助力品牌从国民金曲《好汉歌》的经典歌词中提取“出手”作为核心概念,以场景打造、现场互动、话题参与等方式,将“出手”概念贯穿于营销的所有环节,以具象化的概念符号,全方位触及目标消费人群。
2022年双十一,顾家家居特邀顾家家居向往生活大使黄渤和顾家家居向往生活星推官金靖爆笑上演幽默短片,以风趣的方式将痛点演绎,魔性的歌词唱出心中诉求。
顾家家居在2023年提出了“为生活而设计”这一年度主题,并且希望打造一场区别传统形式的“特别”发布,从而实现品牌定位向中高端圈层迁移的战略目标。为了帮助顾家触达全新的圈层,MAX邀请知名作家许知远、芭莎艺术创作团队共同演绎了一场充满生活设计和艺术情绪的年度发布会,此次发布也让整个行业看到了顾家设计的创新力量,以及整合定制服务家居的未来发展。
张旻也谈到:“整个家居行业从原来的相对传统到现在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就是品牌年轻化。最为明显的是家居行业改变了以往的重渠道弱营销的策略,有时甚至追溯到了产品的设计端、生产端,思考怎样能够做出一个对品牌有持久性的产品。比如我们为顾家家居最近拍摄的“整体睡眠体验视频”就以年轻人非常关注的睡眠质量为切入点,瞄准年轻人的心思,从生产端到后续宣传端,都是环环相扣地走这个路线。”
精细化IP跨界创意,帮助传统品牌突破圈层壁垒。
MAX与法国娇兰已合作多年,更是连续5年为法国娇兰打造独具特色的超级品牌日。基于产品特性、借势明星流量、话题声量、全网多维种草等手段不间断地的为品牌孵化新的阶段性爆品。
2023年情人节,MAX基于女性消费者的精准洞察结合精细化的创意内容,为法国娇兰打造了与现象级乙游《光与夜之恋》的联名活动。法国娇兰结合自身调性贴合恋爱型游戏《光与夜之恋》五位男主的性格特点和属性,将彩妆与游戏进行无缝融合,达到虚拟与现实的深度融合与突破,不仅成功撬动了两大粉丝圈层,更是辐射了新时代下众多追求“悦己”主义的个性化女性受众,全面带动销量增长。
内容技术齐发力,赋能品牌声量销量双增长。
在线下渠道被封堵了近两年的时间后,今年成为线下开放的好时期,在张旻看来线下的营销趋势不会衰退,因为人们需要实际的产品体验。其次从营销的趋势上来讲,会有更多先进技术的运用能够更好地帮助消费者去体验。线下也不再是纯感知的,它有越来越多强数据的观念。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下技术和内容的相辅相成才能够助力品牌声量增长。
早在2017年,张旻就成立了技术子公司SmartData,旨在以技术驱动数字营销,进行独立研发、产品自创及用户运营。从核心来讲,品牌、营销都是对消费者的关注和经验的提纯,技术能让效率更高,也能紧跟时代潮流。内容在流量时代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创意是推动品牌增长的制胜法宝,内容和技术两手都很重要。面对当下信息碎片化,与消费者的沟通成为一种难题。而MAX通过自研数据技术营销的手段,也让内容的触达率得到了有效提升。
——
结语
“苦练内功”、“焦虑”、“信心”是MAX过去大半年的关键词。行业瞬息万变,没人能精准预测未来的方向,企业要做的是沉淀,深层了解客户需求。在焦虑当中寻求动力,有足够的内核和竞争力才能对未来发展应对自如。
——
专访对话实录:
今日广告:您如何看待流量这个词?面对如今流量可能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以及市场对于流量一词的渐趋贬义,未来,它该如何赋能品牌更好的增长?
张旻:对品牌来说流量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同样需要关注一些关于流量本身的问题。
1、流量是稀缺的,好内容也是稀缺的,所以在现有的存量竞争领域里面,好内容就成了获取流量的破局关键,找准内容下手更有效。
2、流量越来越贵了,这也直接导致了企业获客成本在增加,这个时候品牌首先该考虑的是让品牌超越流量本身,而不是被流量裹挟。
3、一阵流量过后,对于品牌来说还留下了什么?我们常常内部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做技术公司也是在告诉客户,你可以做流量投放,你也可以想办法做事件营销、做KOL营销,但这些动作背后,品牌需要的是能够以更低价更有效的方式把消费者留住,而不是一味地依赖渠道流量。就我们的经验来看,如何把获取来的流量变成品牌自己的资产,从而以更高效的方式发挥它,这很关键。
今日广告:接下来希望公司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张旻:MAX希望的发展方向是成为客户实实在在的生意伙伴,能够实际帮助到他们。因此,我们必须懂客户的生意,时刻关注行业发展动向,紧盯对手的营销趋势,并凭借内容和技术上的双重加持来为品牌提供服务。
这两年,我们也在不断尝试和学习,希望公司未来的发展能够有更多的可能性,我觉得这也是广告公司必须要坚持做的事情。比如我们往运营的方向探索,将品牌和甲方的理解转变为对运营的理解,从而洞悉品牌生意的整体发展情况。
今日广告:如果要给过去的上半年做个总结,您会选择用哪三个词?
张旻:MAX所处的领域本质上是服务业,所以就更要懂我们服务的对象是谁,他的生意是怎样的。我们其实一直在研究生意的逻辑,我们的生意一直跟着客户在做改变,哪怕是一些小的细节的改变。思考如何更理解客户的生意的这个过程,就像研究“内功”一样,所以我的第一个词是:苦练内功。
上半年,于我个人而言还是有点焦虑的。因为整个行业在急剧地变化,这个变化会往什么方向去发展,我不确定,这会让我个人没有安全感。但是作为公司的掌舵人,我需要处理好所有不稳定的情绪和因素,需要去思考什么是现阶段公司要的、什么是对的,所以第二个词是:焦虑。
虽然从今年整体来看,大家其实都不太容易,但是好在MAX今年的发展成果整体做到了稳步增长。团队和客户都给了我很多启发和力量,我也很感恩。其实我们很早前就开始适应客户的“变化“,所以当大环境有这样一个转变发生的时候,对MAX来说还能够及时跟上。我们和品牌一起,顺应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没有“轰轰烈烈”的伟大故事,而是润物细无声地帮助品牌解决商业难题、完成生意目标。耐心沉淀,多花点时间打磨自己,从更多小事里成就一些大事。可能这就是第三个关键词:信心。
无欲速,欲速则不达。这可能就是MAX的信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