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萌祺 编辑 | Jolin
5月14日,腾讯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其中微信生态作为核心增长引擎,为整体业绩提供了强劲支撑。具体来看,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0%至319亿元,占整体营收的17.7%,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视频号、小程序及微信搜一搜等场景的广告需求激增。同时,微信小店的GMV同比迅速增长,尤其是视频号橱窗带货功能升级为“微信小店”后,结合朋友圈分享、蓝包抽奖等创新玩法,进一步激活了交易活力。
同日,微信事业群(WXG)启动重大组织调整,此次调整涵盖架构革新与人事变动,核心在于成立电商产品部,同时原开放平台基础部升级为开放平台部,曾鸣、杜嘉辉等核心高管也调任关键岗位。
全文如下:
因业务发展需要,经公司讨论决定,WXG微信事业群
一、组织架构调整:
1、成立电商产品部,负责微信内交易模式的探索,加速发展交易基建及交易生态,运营微信交易新模式。
2、开放平台基础部更名为开放平台部,负责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产品的策划、研发和运营工作。
二、管理干部任免
Lakezeng(曾鸣),担任电商产品部负责人,全面负责部门业务及团队管理工作,向微信事业群总裁Allenzhang(张小龙)汇报;不再担任开放平台基础部负责人。
Angusdu(杜嘉辉),担任开放平台部负责人,全面负责部门业务及团队管理工作,向Lakezeng(曾鸣)汇报。
业内不少媒体认为腾讯这一举措无疑是正式打响了 “全面进攻电商” 的战役,甚至可能改写中国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格局。而《今日广告》分析认为,所谓的“全面进攻电商”根本就是误读。微信的电商产品部,关键词在“产品”两个字,也就是这个部门不是要做货架电商业务,而是针对微信生态内的电商板块,提供更好的获客转化的营销工具、插件、组件。
其实前两年腾讯也尝试过货架电商业务——腾讯惠聚和小鹅拼拼。
腾讯惠聚由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的智慧零售部门联手CDG企业发展事业群腾讯广告行业一部,共同打造的货架电商,于2020年12月上线。它聚合了大量品牌商家的小程序,包括路易威登等奢侈品牌。用户可以直接在腾讯惠聚上访问这些品牌的小程序进行购物。上线初期,腾讯惠聚便获得了微信九宫格的重要入口,为其带来了大量的流量和用户关注。其实,腾讯惠聚是腾讯广告和智慧零售的策划们一起讨论出来的,并没有像阿里京东那样的货架电商团队,既没有Always on的电商活动,也没有价格优势。后来,腾讯荟聚转型为品牌小程序发现与推荐平台,不再承载交易功能,而是支持用户跳转到品牌小程序进行成交。最终,在2023年腾讯荟聚停止了全部服务。
小鹅拼拼是PCD平台与内容事业群成立的,名叫“创造营”的创新团队推出的高仿拼多多的社交电商,也经历了类似的发展历程。2020年4月以小程序的形式在微信上线,几乎全是经销商开店,没有品牌直营。当年618通过发放大量的补贴券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这些成绩主要归功于腾讯员工内购,实现了经销商和员工双赢。2021年5月,小鹅拼拼的APP版本上线,进一步扩大了其用户群体和影响力,并尝试通过种草号、群小店等功能获取流量,提升用户粘性和活跃度。最终APP于2022年2月停止运营,其微信端小程序也于同年4月停止了全部服务。
腾讯惠聚和小鹅拼拼的团队成员并非是电商平台跳槽而来,大部分都不是,包括这两款产品的掌舵人也非电商出身,这就是众人所说“腾讯缺乏电商基因”的一部分原因。随着两个产品关闭,标志着腾讯两大社交事业部在社交电商领域的2次重要尝试的结束。归根结底,电商并非流量生意,需要深厚的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及售后服务能力,是需要构建从供应链到服务的完整闭环。
腾讯未来的电商业务,更多地还是放在“生态”上,也就是马化腾曾说,微信的赋能就好比是提供了一块地,譬如盖房子,我们不是出租,而是请你来建房子,建完房子就是你的,你的客户、粉丝都是你的,不需要再交月租,不需要每年涨价。所以腾讯也不会从微信生态电商GMV中抽取网传的“不足15%的分成”,而是仅收取约0.6%支付手续费。
正如腾讯Q1财报所说,广告业务的增长源自微信生态需求的激增。WXG微信事业群成立电商产品部,就是希望把工具做得更好,用极少的人、极高的人效、极低的成本,撬动极大的流量生意。按照Q1广告业务20%的增速,预计2025全年微信将贡献240亿以上的增收,若电商生态商品交易总额GMV超5万亿,仅支付手续费就能为公司带来300亿的营收。通过工具赋能而非亲自卖货,腾讯展现了互联网平台应有的边界感——让专业的归专业,平台的归平台。看似all in电商,实则为流量加持,这种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智慧,比盲目追逐GMV更值得行业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