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淳林:聚焦品牌与计算广告,铸就懂创意的技术派
0 0



段淳林,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品牌研究所所长;广东省新媒体与品牌传播创新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大数据与计算广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荣获中国广告协会40周年“学术贡献人物奖”、中国广告教育40年“突出贡献人物”,中国广告发展特别贡献人物、广告人国际卓越教育人物奖、广州国家广告产业园特聘教授、“品牌四十年——风云人物”奖、中国十大品牌专家、第26、27届中国国际广告节长城奖(广告学术类)、广告“卓越育人奖”等多项荣誉。


从品牌出发,22年从未曾停步


作为全国第一个品牌传播本科专业方向创办人,段淳林教授是国内品牌传播领域的权威学者,她于2004年在华南理工大学开设了全国第一个“品牌传播”本科专业方向,开创了品牌传播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先河,推动建立了完整的课程体系。



“我们2003年开始筹备创建品牌传播本科专业,陆续到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去调研,尽可能多和全国专家学者交流,培养方案至少改了 20 多遍。”段老师告诉我们。市场营销和创意策划相得益彰,广告学、传播学、管理学交叉融合,品牌是集大成者,创立之初,华工新传品牌传播专业定位特色和差异化。“对专业要有整体的考量,要有前瞻性,要有战略性思考。“



“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面临师资和教材困境,想尽办法把老师一位一位招进来,解决结构性短缺问题,事实证明,多元化学科背景老师能带来思想碰撞,充分释放教学活力。”团队老师拧成一股绳,整合全国资源,严谨治学,主编全国第一套“21世纪品牌传播与管理系列”教材。“当时过程非常艰难,都是从零开始摸索。”段老师分享道。9个人,小团队,大能量。团队坚持理论建树与学术创新,《品牌传播学》奠定学科理论基础,获中南地区优秀教材一等奖,出版专著《整合品牌传播——从IMC到IBC理论建构》,创造性提出整合品牌传播(IBC)概念,突破性地完成了系统的理论建构,产生重大学术影响力。这本书已在香港等地的营销传播管理、MBA课程中作为教材使用,成为理论粤军的重要著作。

“我研究的品牌领域最初在学术界没有影响力,属于一个新的方向,要得到认可非常难,国社科我报了7次。”坚持和执着是她的人生底色,最终段老师主持的《大数据与国家品牌形象的构建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第15届中国广告教育学术年会


有成果"硬实力",更要有影响力"软辐射"。“我们要做品牌高地,在华南地区扩大影响力,进而辐射全国,走向世界。”段老师作为学术带头人,连续举办八届华南理工大学跨学科青年学术沙龙、五届南方品牌高峰论坛、八届新媒体发展与创新国际论坛。“2016年我们牵头举办的第15届中国广告教育学术年会是一个标志,会议覆盖 200 多个高校,400 多人参加,整合营销传播之父唐·E·舒尔茨受邀作主题分享,影响力有目共睹,不仅扩大广告教育界之间的对话,深化学术界与业界的交流,更推进了广告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产学研协同创新,段老师牵头设立广东省新媒体与品牌传播创新应用重点实验室,开展跨国、跨界、跨学科合作和学术交流,“三跨”浇灌创新的土壤。段老师看来,“实验室的效用不仅在于学术研究和教学方式的深化,更在于对社会发展、公共政策、文化创意的多维赋能。实验室建立了‘国家品牌大数据实验室’等二十余个科研基地,吸引国内大概有近五十所高校观摩学习。”实验室还和今日头条、广东省广告股份有限公司、UC等企业建立了共赢的合作关系,与日本株式会社电通合作,承办“电通·中国广告人才培养基金项目”学生讲座、第六届“电通・创新人才训练营”,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广告教育、业界生态等前沿问题。





品牌不应停留在传播末端,而应上升到战略层面,让品牌有灵魂,有核心体系和理念。作为华南理工大学“兴华人才”工程品牌传播学术带头人,段老师深耕品牌战略传播与组织文化的联系。 “通过长期和业界打交道,老师知道市场要什么,切实为学生想好出路,品牌传播系学生就业面广,不仅仅局限于广告公司,企业、区域、城市、国家品牌形象等诸多岗位都有学生的身影。”段老师告诉我们。


2024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广告学)



教育是一场犁开岁月的耕种,在段老师和团队努力下,学院拥有广告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告学位于最新软科排名全国第9名,成为国内品牌传播教育的标杆。


走在计算广告发展前沿


“学科体系建设只有不断迭代才有生命力。“面对数字化浪潮,段老师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在交流中激发灵感,在跨界联动中突破藩篱。


段老师赴美国斯坦福大学作报告


受斯坦福大学Media X中心邀请,段老师分享《手机广告的盈利模式研究》,展示中国手机的发展趋势和广告的定位,把中国最鲜活的计算广告案例带到斯坦福。段老师自豪地说:“报告在斯坦福反响非常好,国际友人认为中国发展速度举世瞩目,很多案例非常有借鉴意义”。


段老师在智能科学与计算广告国际论坛(上海)发言


结合海内外发展趋势,段老师找到广告学新的方向——计算广告。重塑学科发展"技术基座",段老师带领团队利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新技术文工交叉,构建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2009年和软件学院合作,设立软件工程硕士,2022年成功申请博士学位特色方向“计算广告与品牌传播”,2023年与未来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联合培养交叉工程博士。段老师认为,“我们的目标越来越清晰,计算广告发展正在成为数字经济的新引擎。”


团队不断打磨,沉淀体系化知识,出版全国第一个计算广告学跨学科教材《计算广告学导论》,服务本科广告学专业和相关专业,为计算广告学理论和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段老师分享道:“这本书目前采用率全国第一,大概占27.8%。”从《计算广告》《计算广告学导论》到《计算广告学概论》,段老师团队强调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传统广告学创意内容的有机融合,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推进整个广告行业向前发展。此外,以段淳林教授为主要负责人的课题《新文科背景下计算广告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获得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从教材建设到项目获批,段老师在计算传播领域完成从知识产出到科研转化的完整闭环。



“我们还组建了传播学+AI+数据科学+软件工程的跨学科团队,在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大数据与计算广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奏响完美和声。”段老师告诉我们。在省科技厅支持下,中心一经成立就受到各界关注。以人文精神为谱,以科学技术为弦,中心围绕社会媒体处理与软件开发系列工程技术难题开展研发工作,绘制了大数据与用户行为研究、程序化购买与计算广告、计算广告的实现路径、智能化与计算物联网广告未来图谱,响应国家战略需求。



段老师赴美国爱达荷大学作报告


“学术影响力和地位非常重要,要积累,要传播,要分享。”段老师身体力行,以开拓者姿态迎战AI时代,在数据洪流中构筑跨国桥梁,赴美国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明尼苏达大学进行国际交流。做客美国爱达荷大学时,段老师分享《大数据与计算广告学的发展》,带来学科前沿和科研范式的碰撞。作为中国学者的代表,段教授出席美国AAA广告年会与ACR会议、印度新德里营销会议,亚洲国际广告论坛等多项国际会议,更发起举办三届计算广告发展论坛,与全国专家学者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共同探讨计算广告发展。如今,这张由学者互访、国际交流和业界合作编织的智慧之网,正在重新定义计算广告的未来。



第三届计算广告与数字品牌创新论坛


从美国联合通讯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华盛顿邮报,到旧金山公共广播电台、佛罗里达坦帕融媒体新闻中心,段老师走访世界知名媒体机构,段老师深刻体悟到:"计算广告的未来在于全球化视野下的资源整合——这既是技术系统的协同创新,更是跨文化认知的深度融合。"




第九届计算广告与品牌传播创新论坛


每走一步都是投向心湖的石子,泛起的涟漪慢慢触及梦想的彼岸。探索计算传播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认知图景的悄然重构。段老师告诉我们:“我有信心,有好奇心,继续和团队师生一起,朝着数智前沿迈进”。


政企协同,大有可为


“学者不要困在象牙塔,应当主动融入社会的广阔天地。”段老师相信,科技为骨,人文为脉,政企协同,大有可为。她带领团队为政府部门提供战略咨询,通过智库方式协作,为公共政策制定提供专业知识和创新思路。“我们去年牵头‘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主题论坛,以品牌数字赋能,深入探讨贵州省的文化自信、民族特色、区域发展等问题,为贵州文化强省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与可能。”段老师分享道。



贵州省202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课题“品牌数字赋能 特色文化强省”主题论坛


洞悉业态最新动态,搭建媒体传播经纬。段老师带领团队与新华社、华为、腾讯、今日头条、广东广播电视台、UC等企事业单位深入合作。迄今为止,团队为南方电网、南方航空、广东电信等近40家知名企业提供企业文化管理、战略品牌规划及数字营销咨询服务,累计为新潮传媒、联邦家私等近百家企业开展专业培训。作为"国家品牌计划"特邀顾问,段老师成功助力美的、简一陶瓷等行业领军企业品牌升级,主持编制的《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品牌战略规划》等多项专业方案获得客户高度评价,产学研联动创新成果令人瞩目。




与省广集团共建AIGC智能传播研究


播量超300万是怎样一种体验?段老师用实力诠释爆款密码。广东广播电视台专栏节目《淳林话品牌》中,段老师和50余位行业领军企业家展开深度对话,搭建起高端交流平台,解读行业发展趋势,带来互联网、智能家居、制造、医药、旅游等行业前沿资讯,深受用户欢迎。目前,节目在腾讯视频、爱奇艺、喜马拉雅FM、今日头条等平台总传播量遥遥领先。





“在行业发展和政企合作中,始终将政策导向作为核心战略坐标,实现发展同频共振。”段老师娓娓道来。党的二十大将“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纳入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国家越来越重视通过中国品牌提升国家软实力,在输出产品的同时,价值观也在输出。




去年32家粤产老字号亮相进博会,段淳林接受媒体采访时谈道,新中华老字号代表了广东的制造业,也体现了广东产业链的深厚基础。每一个产品都是广东老字号品牌与世界对话的桥梁,讲述着中国故事,传播着中国声音,国际消费者不仅能够感受到广东品牌的传统精髓,也能体会到创新的现代表达。让中国品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战胜法拉利的不是一辆车,而是另一种生活方式。



段淳林教授正式受聘为广州“城市合伙人”特聘专家


段老师始终心系羊城发展,以学者热忱与城市共生长。面对全运会"以赛兴城"的历史机遇,她创新性提出"城市合伙人"五大基因——战略眼光、协同智慧、全民参与、公益初心和商业活力,推动广州在全球城市竞争中打出漂亮"组合拳",有品质、有品味、有品牌,让广州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在时光中焕新,在启迪中成长


“爱人是法学院教授,我俩是本科同学。考博的时候,我们要补习英语,每周开车去深圳上英语培训班。多年来相互扶持,最终他找了他的职业方向,我也找了我热爱的事业。”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给了孩子宽松的成长环境,“我的教育理念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儿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职业发展道路,他现在学的是UI交互设计,有编程,有创意,他觉得很好玩,把科技和艺术结合起来。”段老师分享自己的教育哲学,成长不是灌满水池,而是彼此鼓励,点燃火焰。





“段老师从不吝啬分享,无论是关于学术前沿,还是生活艺术,都会及时分享给我们,与我们交流探讨,”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陈睿璇分享和段老师相处经历:“我本科上《整合品牌传播》这门课时,被段老师的学识吸引,毕业设计有幸得到段老师指导,读研后选择感兴趣的广告方向,在段老师指引下探索品牌世界的美妙。组会上,我们一起分享最新行业前沿,探讨古人算法智慧,与AI切磋,分析社会热点,天马行空。课堂外,段老师会尽可能创造机会,带领我们去企业参观,让同学们直观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技术应用。私下,她鼓励我们随时从学习生活中汲取灵感,想到就去做,主动出击,当个行动派。”


已入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崔钰婷老师感言:“刚入华工新传的我单纯执拗,期待改变一切,年少张狂在段老师润物细无声的教导下逐渐褪去。正是她的包容与教导,我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更加专注与平和,对世界、对生活有了别样的认知。”







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聊起电影哪吒、游戏黑神话悟空,段老师十分健谈。“爆款作品背后最让我感动的是凝聚着一批极具使命感的创作团队,许多顶尖工作室和艺术家并非纯粹为商业回报而来,他们中有海外归来的资深动画人,也有放弃高薪加入的本土创作者,使命感和兴趣相聚在一起。”段老师期待学生跑好“接力赛”,进一步探索有影响力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通过国际化、多元化传播,增强中国文化影响力,传递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向世界展现既具传统底蕴又充满现代活力的中国形象。




“成绩单上的数字不是人才培养目标,我希望学生成为让我眼前一亮的人。你的观点能否挑战我的认知?你的思考能否拓展我的视野?”段老师认为。每周组会上,“段家军”采用轮流主题报告的形式,不追求“完美演讲”,而是追求“启发时刻”,老师分享产业视角,博士生深挖理论研究,硕士生大胆假设,把在202召开的组会变成孕育创新的"思维风暴眼"。



有年龄焦虑,人生是日复一日地焕新。段老师凭借深厚的积淀和强大的团队资源,在品牌传播、数字营销、文化创意、计算广告等前沿领域躬行不辍,以产学研为熔炉,锻造既有担当脊梁又有创新锋芒的时代英才,为行业长河注入奔腾不息的青春激流。









条评论
阅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