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火丁营销,这家年轻的策略型广告公司,选择在白酒赛道里深深扎根。他们不信“白酒营销就是土”,反而在这里潜心耕耘,像老匠人酿酒一样,用耐心和智慧“种”出了令人惊喜的创意果实,让白酒品牌焕发属于它们的魅力。
近日,今日广告邀约到火丁营销总经理权权聊了聊,为什么偏偏是白酒?好的创意究竟怎么“种”出来?以及,在他们眼中,白酒营销的未来还有什么新可能?

火丁营销总经理 权权
——
在卷到飞起的时代
我们选择“酿酒”
在美妆、3C等赛道的营销战已卷成一片红海时,火丁却将目光投向了白酒。
今日广告:公司目前主要就是针对酒水的客户吗?
权权:我涉足过多个领域,做过快消品,带过活动公司,项目类型多样。近四五年,我们基本选定了酒水赛道。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基于对市场的分析思考。中国专注于做洋酒、啤酒的巨头广告公司也不少,但聚焦白酒方向,以白酒业务为核心的却很少。
我们分析市场后得出几个结论,白酒市场极为复杂,它兼具奢侈品的属性,比如茅台、五粮液等国产知名品牌;同时白酒又是快消品,喝酒消费是一顿饭的事;白酒还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前几年渠道优势明显;此外,白酒还兼具文化属性,融合了消费者情绪。整体来看,白酒营销相较于快消品、汽车、3C等行业,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
进一步分析,北上广深一线广告公司中的主力策划人员,很少有对白酒行业有深度理解的。一方面是不了解,另一方面很多人自己也不喝白酒。所以,想服务好白酒赛道,找人就很难,可这恰恰是个机会。
后来我们与白酒企业接触增多,发现这类企业营销需求大,而且前几年其他行业不景气时,白酒现金流相对充裕。确定方向后,我们就决定深耕这个赛道,越深入越发现白酒消费逻辑复杂。喝一瓶酒,既有产品属性,又有社交属性、身份地位彰显属性,还涉及买的人和喝的人以及一圈人的关系。但事情越复杂,就越能为品牌提供深入的营销服务。所以,公司从前几年开始就越来越多地聚焦在酒水赛道,主要做白酒。当然,未来也不排除做啤酒、威士忌、洋酒等的可能。
今日广告:对于白酒这个品牌赛道而言,现在会需要打一些年轻用户这个需求吗?
权权:最近,五粮液、茅台都推出了低度产品,这在我们看来是一波风潮,大品牌都在做,这是战略布局。因为白酒生命周期很长,一个单品能卖十年、二十年,不像快消品更新换代那么快,所以大家一窝蜂跟风,我们能理解。
从哲学和社会层面看,白酒本身辛辣,这和抽烟、喝咖啡是一个道理。谁第一杯咖啡都不会直接喝美式,刚开始都是从好入口的喝起。白酒消费也是一样,是个逐步培养的过程,特别是对年轻人来说,白酒消费门槛高,经济实力是基础。
所以我们认为,白酒年轻化不是所有品牌都要解决的问题。像茅台、国窖这类品牌,不需要刻意解决年轻化问题。但我们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品牌年轻化或许不重要,但品牌年轻态很重要,减少叙述上个时代的、过于传统的内容,年轻人会成长,等他们到了三四十岁、四五十岁,有了经济实力,发现酒反而能带来甜意,那时他们就会有喝酒的情绪。
人对酒精的需求是刻在基因里的,需要用酒精来放大和释放情绪,这种需求一直存在,只是以什么样的形态和方式去满足而已。每个品牌都面临品牌年轻态的问题,就像泸州老窖国窖去做网球、音乐节等活动,这就是品牌年轻态的一种表达。产品品线可能会针对年轻用户,但整个大品牌要保持年轻态,要分得很清楚。
今日广告:火丁内部如何评估一个营销创意的成果,是否有独特的衡量体系?
权权:尤其在白酒行业,我们做广告策划,必须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有些新同事或者不了解行业的人,刚进来时可能会觉得白酒行业土、low。但广告作为营销的一部分,最基本的就是要立足市场现实。客户愿意买单的创意,才是好创意。而客户接受一个创意,往往是经过多元考量的。首先,这个创意符合企业当前阶段的核心战略需求。客户买单并非是要我们一味讨好,而是要我们真正理解客户的需求、生长逻辑、增长路径,清楚客户当前的痛点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供能满足其需求的方案。
在满足客户战略需求的前提下,一个好的创意还应具备以下三个核心要点:
第一,能够搅动用户情绪。一个创意说出去,要让用户有情感共鸣。比如,针对白酒消费场景,打造一个“老友重逢,以酒叙情”的主题活动。通过温馨的场景布置、感人的故事分享,让用户在参与过程中,回忆起与老友的深厚情谊,从而对白酒产品产生情感认同,激发购买欲望。
第二,能够搅动媒体和自媒体人的情绪。在当下市场环境下,让媒体和自媒体人愿意主动传播你的创意,能为传播效果大大加码,带来更多自然流量。
第三,在预算能够支撑的情况下,高质量完成项目交付。创意再好,如果不能落地执行,或者执行效果不佳,也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所以,在策划创意时,要充分考虑预算因素,确保在预算范围内,将创意完美呈现。
——
好创意是“长”出来的
不是“想”出来的
最高明的创意,是发现并唤醒那些早已深植于人们心中的共鸣。
今日广告:泸州老窖《今日痛饮庆功酒》获得麒麟国际广告奖金奖,能否分享一下这个项目的核心创意来源?
权权:关于《今日痛饮庆功酒》这个案例,我们是这样理解的,好的创意是“长”出来的,而不是创意人凭空想出来的。它一定是藏在用户的生活情绪或者记忆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些合适的点。
就这个案例而言,我们谦虚点说,它运气成分很大。首先,奥运这个契机,四年一次,而泸州老窖恰好拿到了“中国国家队专用庆功酒”这个身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地利”。再者,“人和”方面,从消费者情绪里,刚好有京剧唱腔“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甘洒热血写春秋”这样带有强烈民族记忆的内容。
当我们找到这些元素后,要做的就是顺势把它们表达出来,通过创意的营销模式,把用户心里的这些情感很好地呈现出来。因此,“中国国家队专用庆功酒,今日痛饮庆功酒”这个创意,自然而然就成型了。后续在跟客户沟通这件事时,我们在策略层面做了一些引导。奥运期间,家国情怀高涨,京剧唱腔又符合音乐营销模式。
今日广告:整个执行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权权:我们公司特质是策略公司出身,具备策略构思能力,通常从生意和策略层面解决问题。
就这个案子而言,从策略方向看,其实没有面临太大的挑战。我们提出想法后,他们就十分认可。而且,客户还有相对充足的预算来支撑这个方向,并且不断为创意加码。
若真要说难度,那其实是对广告公司综合能力的考验。这个项目本质上是音乐营销,而且是京剧音乐营销。这就涉及到歌词歌曲的改编,在我们制作的TVC长片里,除了副歌部分采用京剧形式,前面还有大量的作词作曲工作。
同时,项目要表达全民参与、共同畅想奥运的概念,这就无形中需要拍摄十几个场景,调度几百个群演,且执行周期只有三天。要在三天内把活儿干完、干好,这本身就是一大挑战。为了呈现全民概念,我们基本跑了四个城市,挑选了十几个场景,安排了几百个群众演员,场景涵盖体育场、排空舱、农民收麦子、快递小哥、医院医生等。所以,难度在于执行层面,即如何把全民的概念表达清楚。
今日广告:在这样一个竞争比较激烈的环境下,怎么帮助品牌做差异化的突围呢?
权权:首先,体育营销无疑是酒类,尤其是白酒极佳的赛道。原因其一,体育赛事男性用户集中,容易激发家国情怀,能在短期内吸引社会高度关注;其二,体育本身的情绪与饮酒情绪关联性极强。
从白酒营销层面看,可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品牌传播,点燃社会情绪,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二是品牌推广,白酒营销中品推需求巨大,甚至对部分新品牌而言,品推比品牌更重要。因为白酒需要消费者实际饮用,通过各类线下活动、IP将人聚拢,大家互相带动品尝,觉得不错才会购买,让基础生意逻辑运转起来。所以,对于新品牌,我们常建议先做品推。
因此,品牌与品推同步推进,是体育营销对白酒的深度方向。
虽然“中国国家队专用”概念不止泸州老窖一家在做,但泸州老窖在资源激活方面做得很好,舍得为获取的资源投入更多资源。我们研究的方向不是如何将资源作为背书,而是如何把国家队概念与消费者融合,放大国家队胜利时刻的情绪,才有了“今日痛饮庆功酒”的逻辑。
其实体育营销对白酒品牌存在诸多限制,烈酒品牌在体育领域受限较多,顶级赛事多不接受烈酒赞助,现役运动员不能为酒类代言,广告片中大家可以举杯但不能饮酒。但我们的这个案子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没有体育明星加持的情况下,依然做好了奥运会营销。
综合来看,对于体育营销,给同行或白酒行业的建议是,要把资源做足、做透、做起来,深入用户内心,舍得为资源投入更多资源,这或许是关键所在。
——
白酒的下一杯
该是什么味道?
在火丁看来,白酒营销的未来,绝非在老路上重复内卷,而是需要开拓新的叙事、嫁接新的渠道。
今日广告:除了体育营销,你觉得白酒的一些品牌和企业,他们未来有没有其他一些叙事的方向?
权权:不同品牌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叙事。像国缘、国窖、五粮液、茅台这类中国顶级白酒品牌,与顶级事件关联,从逻辑和过去十几年的发展来看,这是一种有效方式,能快速将品牌身份定位到相应方向。
另外,白酒尤其是高端白酒,前些年在特定消费圈层有着明确的引领作用,这种圈层露出能让品牌显得与众不同,让消费者觉得品牌就该如此行事。这种叙事方式原来有效,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对部分品牌或许依然有效。
不过,就中国品牌的文化叙事逻辑而言,到了当下这个阶段,情况有了明显变化。能明显看出代际消费差异以及新消费者断层问题,在经济形势不佳时,这些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此时再谈中国白酒品牌原来的文化趋势方向,那些内容可能确实有些过时了。
在当下的代际和传播环境下,我认为有两个关键要点。
第一,要放弃自说自话。晦涩难懂、故弄玄虚的内容,必须摒弃。如今消费者一是不相信这类内容,二是即便相信,也觉得与自己无关。所以,品牌文化趋势首先要跳出自说自话的方向。
第二,在讲文化叙事时要抓住两个核心概念,即国际化和情绪化。中国品牌与文化自信紧密结合并真正崛起后,在讲述自身文化叙事逻辑时,一定要站在国际视野。所以,中国白酒品牌要在国际化方向上,将自身工艺、文化属性、文化自信与国际烈酒、洋酒进行借势,在国际视野中讲述中国品牌文化趋势。而且,中国人已熟知这些内容,不仅要自己讲,还要对外讲,国际化路径是讲述中国文化趋势的较好方向,如今很多大品牌也正在这样做。
情绪化在当下社会也极为重要。八零后一代被要求控制情绪,以事情为导向,做情绪稳定的人。而90、00后更关注情绪,情绪对他们的满足感更强。情绪化消费和营销让年轻人对品牌产生更好的认知。如今讲述品牌文化时,不再单纯强调工艺等,而是强调产品与情绪的关联。白酒产品天然具有放大情绪、激发社交属性的作用。所以,未来每个品牌,无论是新品牌还是老品牌,都要找到自己的情绪锚点,就像做定位一样。
今日广告:传统白酒依赖线下渠道,但如今直播电商、DTC模式兴起,火丁如何帮助品牌适应这一变化?
权权:在我看来,白酒行业存在显著的渠道问题,可谓积重难返。当下主流白酒的销售模式,并非直接面向消费者,而是先卖给经销商,再由经销商进行二次销售,形成了一种To B生态主导,再通过To B实现To C收益的模式。这种模式下的收益,存在一定水分。这是在过往营销逻辑以及面子需求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在当下看似合理却存在诸多问题的渠道现状。
如今,电商兴起,价格愈发透明,中间差价不断缩小甚至降低。在这种逻辑下,上述积重难返的渠道问题,短期内很难得到有效解决。我认为,主流白酒公司若不经历强烈阵痛,甚至可能面临断崖式下跌,只有把中间环节的水分挤干,才有可能在电商领域有所发展。然而,线上渠道同样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假酒泛滥、价格过低且透明、发货渠道不完善导致消费者体验不佳等,这反映出线上渠道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线上线下融合是大势所趋。毕竟当下人们大多聚集在线上,线上也是最高效的传播手段。在这一大趋势下,我们服务的一些头部白酒品牌,短期内虽无法完全摒弃原有的线下销售逻辑,但也开始积极适应电商手段。例如,他们开设自己的直播间,制作短剧,开展各类营销活动,进行采买,甚至培养自己的账号等,这些都是营销人可以协助品牌开展的工作。
此外,针对客户,我们还推出了“三新战役”,即新人群、新产品、新喝法。在中国市场巨大且面临诸多压力的情况下,仍存在新的增长潜力。新的人群、新的喝法、新的产品,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新场景、新渠道等,都涵盖在“三新”范畴内。
今日广告:火丁目前在在营销行业中处于怎样的位置?希望未来向哪些方面突破?
权权:我们专注于白酒营销赛道,有着清晰且坚定的目标。我们期望通过几年的发展,到公司成立五年时,成为白酒行业里知名、有成功案例且拥有成熟方法论的营销公司。
我们秉持“用创意点亮生意”的理念,不想做一家单纯的广告公司,而是要成为有策略、能切实解决客户问题的企业,与客户背靠背共同成长。只要白酒行业依旧存在,我们就会坚定地深耕这个赛道。
之所以会探讨白酒品牌的方法论,是因为我们发现市场上大部分白酒品牌存在诸多问题。据我们研究,市场上有 90%甚至 95%的白酒品牌,连最基础的美工工作都没做好。基于此,我们提出了白酒营销方法论 1.0,即“四品”体系——品牌、品推、品鉴、品质。
当有白酒客户找来,我们会从这四个维度进行拆解和规划。首先是品牌打造,明确品牌定位与形象;其次是品推,思考如何将品牌有效推广出去;品质方面,要解决中国白酒品质自证难题,让消费者切实感知到酒的品质优良;品鉴则关注如何引导用户正确品鉴,突出酒的特色,让用户认可酒的口感。目前,很多白酒企业老板在被问到酒好在哪里时,往往只能含糊地说“酒好喝”,却无法清晰阐述,这就是我们在方法论 1.0 阶段要帮助企业解决的问题。
随着发展,我们将进入方法论 2.0 阶段。这一阶段会聚焦品牌圈子营销,探索如何利用圈子文化扩大品牌影响力;同时,考虑渠道拓展以及样板城市的建立。在营销逻辑规划完成后,我们公司的优势在于还能将方案落地,转化为实际的广告项目。
未来,我们会进入方法论 3.0 阶段,持续迭代工具和方法论。我们希望通过不断迭代,在白酒营销领域构建全产业链的深度配套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助力白酒品牌实现更好的发展。
——
结语
从策略咨询到创意执行,从品牌建设到渠道发展,火丁正在搭建一套完整的白酒营销方法论。他们不满足于做项目的执行者,而是立志成为行业的共建者。在这个追求速成的时代,火丁选择用专业与耐心,与白酒品牌一起酝酿历久弥新的价值。